下编 谈生命科学

整理说明

彼得·圣吉博士在二〇〇六年的春季,曾前往上海,与南师怀瑾先生晤面,并趁机参观位于苏州庙港的“太湖大学堂”。当时该处已接近完工了。

就在那个时候,彼得·圣吉博士提出计划,企望于十月底,偕同ELIAS(Emerging LeadersforInnovation Across Sectors)团员前来大学堂参访研究,并请南师对该团发表讲演。

圣吉博士一行约三十人众,即于十月底到达了太湖大学堂。团员来自十二个国家之多,包括了联合国的专家顾问,各国企业界的领袖,学术界的菁英等;有医生、学者、行政人员、社会人士……彼等工作领域多为环保、能源、疾病防治、国际合作等,均属对人类社会关怀性质。

这本书就是此次南师讲演的记录。

关于“太湖大学堂”,那是南师多年前的理想与筹划,六年前始得破土兴建。该处占地二百余亩,就在上海西南一百一十公里,及苏州之南七十公里地方的太湖之滨。

那里有一望无际的如茵草地,桃李芬芳,有孔雀漫步,有鸭群逍遥,还有太湖的月光……太湖三万六千顷,月在波心说向谁……

目前大学堂完工使用的有行政主楼、客房楼及讲堂楼三栋。

行政楼有办公室、图书库、客厅等。客房楼一层为餐厅,可容纳百余人,二、三层为五星级客房。
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讲堂楼,一层是讲堂,第二层为可容纳二百多人的禅堂。这个禅堂,在空气、光线、音声、温度等各方面的精心设计,可称独步世间,有识者评为前无古人之创举,应属中国禅文化一大进步。

至于大学堂暂定的运作方式,略有几个特点:

(一)非一般学校性质,采取与中外大学或文化团体签约,对特定主题进行合作。

(二)致力于新时代中华传统文化的研讨与发扬,倡导深化基础教育及社会教育的重要性。

(三)放眼世界,推展中西人文科技文化实质的融会贯通。

(四)对于宗教文化,重点在学术及实证,故不举办宗教性活动。

大学堂自二〇〇六年七月开始运作,半年中举办了多次活动,并已与国内外共六所学院签订了合作计划。

由于大学堂尚属初创阶段,工作及人员并未完备,目前仍无法接待一般访客。南师日理万机,亦无暇对任何个人进行指导了。

近年来,有关南师行止,各方多所关心询问。现趁此书出版之际,略述情况,以答谢各方关怀之热忱。此后有关大学堂的活动,仍将继续报导,以飨读者。

刘雨虹 记

二〇〇七年元月于台北



上页       下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