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章 时间:二〇〇四年十一月八日至十日
第一讲
内容提要:
最早讲生命科学的人
宗教追求什么
生命的生理问题
气与生命
生命本元之气
什么是种子气
南师:你这一次来,虽然问题还没有提,但是我知道你们的问题大概在什么地方。刚才我们先谈了美国现在认知科学的情况,你大概讲了一下。正如我所想的,认知科学走到旁门左道了,没有真正向认知科学的本题发展。换句话说,他们对认知科学的研究,配合了脑科医学、心理学,慢慢和西藏密宗尤其与达赖那一派的结合,把对生命科学的研究,演变成对前生后世有没有灵魂存在的问题了。这个路线,离认知科学主题也越来越远了。
如果真正讲认知科学的话,就是过去希腊哲学所讲的认识论。所谓认识论,就是对于能知觉、能思想的本身问题的研究。换句话说,就是中国文化讲的知性,也就是讨论能够知道一切的“能知之性”是什么,这才是正题;当然也包括了灵魂等问题。这个问题这次暂时不谈,等你下次来,我们再讨论。真要建立认知科学的方向的话,要好多科学家参与,尤其是物理学家,量子物理学家,等等。等我庙港那里的建筑好了,我通知你约一些科学家来,像研究物理学的、真空物理学、量子物理学、化学、医学等等,这些人一起来,我们再来讨论。这是就我们刚才在外面喝茶时谈到的问题,我给你的一个结论。
我看了你们两位(以前一同来的),对你们两位有一个感想;你们的身体、精神比以前差了,你们太忙了,不知道你们感觉到没有。
圣吉:我自己没有太觉得。
南师:你们太忙了,给名困住了。名气越来越大,演讲越来越多,消耗也越多。凯恩斯的经济学理论,消费刺激生产,但人不是物质,人的生命、精神消费太多,生产反而就没有了。人消耗的越多,接触面越广,知识也越渊博,越渊博消耗越厉害。你们自己也没有注意,其实,我也老了,人是一年比一年老的,我现在八十七了,快到九十了,你们也要注意这一点。
你们上一次来(一九九七年),我给你们讲的禅修,到现在七年了,他们出家都十几年了(指在场的出家人),他们比你年轻,还不到四十,现在希望来这里专修。所谓专修,他们当然没有女人,什么都没有,单独在这里,一天到晚做这个事。将来修到什么程度,还不知道。这是讲他们出家人的事。所谓出家,就没有夫妻关系,没有儿女关系,所有的社会关系都没有。你们在家的,不会进步太快,因为在家的有老婆、孩子、名誉、工作,社会关系一大堆,都是拖住自己的,所以很难。因为难,现在我再浓缩给你们讲一下。你们只有三天在这里,希望你们重新有一个认识。
一个生命活着,只有两样东西,我从前给你们讲过的,一个是生理的,身体的;一个是精神的,思想的。精神思想同现在所讲的认知科学有关系的。现在把精神思想摆一边,先把生理、精神两个东西合拢来的一个人,简单地讲一讲。
真正研究生命科学的,最早提出来的是释迦牟尼。以我的观点告诉你们,整个佛学,包括密宗、禅宗,佛学的小乘、大乘,等等,各门各派综合起来,可以下一个定论,就是专讲生命科学的。
释迦牟尼为什么出家?就是想解决人类的生命问题。这个生命问题,其实也是全世界所有宗教所追求的共同目标。小而言之,解决人类自己生命的问题;扩大来讲,解决整个宇宙人类的生命问题。包括宇宙怎么起来的,这个世界怎么形成的等等。整个宇宙可以说也是由两部分组成,一个是物理世界,一个是精神世界。在哲学思想里头,当年柏拉图就提出二元论,精神世界与物理世界;拿人来讲,就是生理与精神。
所以你们现在要有这个基础的认识,要认识为什么要去打坐,为什么修持求证这个。所以首先就要了解这两部分,一部分是生理问题,一部分是精神问题。
从一九九七年到现在,你们所追寻的、所感受到的,也是这两方面的问题。这次你来,要重新作个检讨,要清楚地认识这个重点。
我们这个身体活着,拿现在唯物观点,以及世界上的知识,配合医学、生理学来说,这个身体是完全唯物的。身体大概有几个系统:骨骼系统、肌肉系统,骨骼上面加肌肉,等于我们盖一栋房子,钢筋外面加水泥;然后是神经系统、消化系统、呼吸系统、内分泌(荷尔蒙)系统、生殖系统。再分析呢,有很多的细胞、血液,等等。我们不作详细分析了,不然越分越细,越分越多。
两千多年前,释迦牟尼佛分析人这个身体,认为是由三十六种东西组成,跟我们讲的不同。有什么不同呢?他等于是把一个人大体地解剖了讲,有三十六样东西,不是详细的。我们刚才讲的,不是把人体分开了讲,而是抟起来这样一个系统。其实是同一个道理。
过去,佛把物理、生理归纳为五大部分,以前给你讲过的,有地、水、火、风、空五大类。你回想一下,还记得吗?
圣吉:都还记得。
南师:现在我们偏重讲五大中的风大,就是气的问题了。你打坐,搞呼吸,都经验过了。我现在提一个问题,请你们答复,为什么修行打坐,叫你们专注在呼吸,才会自然达到止息?为什么要这样修呢?
圣吉:把思想停止。
南师:你所理解的就是这样吗?
圣吉:停止了身体活动,所以就停止了思想活动。
南师:这样的认识是不够的。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叫我们由这个方法开始修?
Hanig:我想到呼吸的四种形式,风、喘、气、息。一步一步的,慢慢由喘—风—气—息,就可以到达认识生命的真谛。
南师:这个理解也是不够的,这是讲生命里头风大的现象和过程。因为我们呼吸就是这样。你这个呼吸的过程讲得也不对,也许是翻译的过程误解了,现在给你补充纠正。
先讲风,风是基本的原则。风,在中国讲,就是气流的气,在人体内变成了呼吸。人的呼吸是第一位的,所以风是第一位的。我们粗的呼吸叫做喘,喘气;比粗的呼吸缓慢的,叫做呼吸的气;比呼吸的气缓慢的,自己也听不见,感觉不到,好像鼻子也不呼吸了,那个叫做息;都属于风大的范围。风、喘、气、息,次序是这样的,搞清楚了吧!
这种讲法,只是把现有生命的风大与气,以及息的关系加以解释。真正的佛法,关于风、喘、气、息,只是对现有生命来讲的。这几部分非常重要哦!这是关系我们生命的存在。如果气息不对了,就与衰老、病、死亡关联,生命的存在就是这个样子,所以,修行叫你们先注意这个。这个都没有问题了吧?(圣吉:是的。)
我刚才强调了三次,这是对现有生命讲的。那么在佛学里头,这方面有个名称,叫做“长养气”,现有生命的气,是这个情况,这还不是生命本有的气。你这次来,我们先从这里讨论。
一个胎儿,在娘胎里没有牙齿,鼻子没有呼吸,只有脐带跟母亲的身体连着,这个大家都知道。现在医学研究,母亲把饮食经过消化吸收后,变成另外一种营养,通过脐带送到胎儿身体里来。那种营养,长成胎儿的细胞、肌肉、骨头,成为整个的身体,这其中的变化一时也讲不完人类的生命问题。包括宇宙怎么起来的,这个世界怎么形成的等等。整个宇宙可以说也是由两部分组成,一个是物理世界,一个是精神世界。在哲学思想里头,当年柏拉图就提出二元论,精神世界与物理世界;拿人来讲,就是生理与精神。
所以你们现在要有这个基础的认识,要认识为什么要去打坐,为什么修持求证这个。所以首先就要了解这两部分,一部分是生理问题,一部分是精神问题。
从一九九七年到现在,你们所追寻的、所感受到的,也是这两方面的问题。这次你来,要重新作个检讨,要清楚地认识这个重点。
我们这个身体活着,拿现在唯物观点,以及世界上的知识,配合医学、生理学来说,这个身体是完全唯物的。身体大概有几个系统:骨骼系统、肌肉系统,骨骼上面加肌肉,等于我们盖一栋房子,钢筋外面加水泥;然后是神经系统、消化系统、呼吸系统、内分泌(荷尔蒙)系统、生殖系统。再分析呢,有很多的细胞、血液,等等。我们不作详细分析了,不然越分越细,越分越多。
两千多年前,释迦牟尼佛分析人这个身体,认为是由三十六种东西组成,跟我们讲的不同。有什么不同呢?他等于是把一个人大体地解剖了讲,有三十六样东西,不是详细的。我们刚才讲的,不是把人体分开了讲,而是抟起来这样一个系统。其实是同一个道理。
过去,佛把物理、生理归纳为五大部分,以前给你讲过的,有地、水、火、风、空五大类。你回想一下,还记得吗?
圣吉:都还记得。
南师:现在我们偏重讲五大中的风大,就是气的问题了。你打坐,搞呼吸,都经验过了。我现在提一个问题,请你们答复,为什么修行打坐,叫你们专注在呼吸,才会自然达到止息?为什么要这样修呢?
圣吉:把思想停止。
南师:你所理解的就是这样吗?
圣吉:停止了身体活动,所以就停止了思想活动。
南师:这样的认识是不够的。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叫我们由这个方法开始修?
Hanig:我想到呼吸的四种形式,风、喘、气、息。一步一步的,慢慢由喘—风—气—息,就可以到达认识生命的真谛。
南师:这个理解也是不够的,这是讲生命里头风大的现象和过程。因为我们呼吸就是这样。你这个呼吸的过程讲得也不对,也许是翻译的过程误解了,现在给你补充纠正。
先讲风,风是基本的原则。风,在中国讲,就是气流的气,在人体内变成了呼吸。人的呼吸是第一位的,所以风是第一位的。我们粗的呼吸叫做喘,喘气;比粗的呼吸缓慢的,叫做呼吸的气;比呼吸的气缓慢的,自己也听不见,感觉不到,好像鼻子也不呼吸了,那个叫做息;都属于风大的范围。风、喘、气、息,次序是这样的,搞清楚了吧!
这种讲法,只是把现有生命的风大与气,以及息的关系加以解释。真正的佛法,关于风、喘、气、息,只是对现有生命来讲的。这几部分非常重要哦!这是关系我们生命的存在。如果气息不对了,就与衰老、病、死亡关联,生命的存在就是这个样子,所以,修行叫你们先注意这个。这个都没有问题了吧?(圣吉:是的。)
我刚才强调了三次,这是对现有生命讲的。那么在佛学里头,这方面有个名称,叫做“长养气”,现有生命的气,是这个情况,这还不是生命本有的气。你这次来,我们先从这里讨论。
一个胎儿,在娘胎里没有牙齿,鼻子没有呼吸,只有脐带跟母亲的身体连着,这个大家都知道。现在医学研究,母亲把饮食经过消化吸收后,变成另外一种营养,通过脐带送到胎儿身体里来。那种营养,长成胎儿的细胞、肌肉、骨头,成为整个的身体,这其中的变化一时也讲不完。
《入胎经》还没有英文翻译本,请你们用英文给他讲一下这个七天一变的过程。(彭嘉恒用英文简略讲解胎儿在母亲子宫中的变化。)
胎儿成长,七天一个明显变化,经过三十八个七天,婴儿出生。每个七天,生出身体哪一部分,长哪一部分神经,很详细的。这个胎儿的成长是个大的科学,要配合现代的医学、脑科学讲,一时讲不完,下次来再给你们讲。他们这样的翻译还不够,必须懂得现代医学、解剖学的人翻译给你们听才行。下次,你最好把好的医生约来,我们两边合作,把这个讲清楚。
胎儿通过母亲的脐带得到营养,但是生命的成长,主要是“气”。“气”对胎儿来讲不是呼吸哦!释迦牟尼当年在印度用梵文讲的,但是后来印度没有保存,都在中国译的佛经里。这个“气”,刚才我们讲的呼吸的气,叫做“长养气”。但胎儿这个“气”,就不叫“长养气”,而叫“报气”,也叫“报身气”,是果报来的。中国道家把这个叫做“元气”,这个就不是呼吸的气了;胎儿在母胎中还没有呼吸。
经过三十八个七天,最后一个气,使胎儿倒转,就出胎了。医生剪断了脐带,挖出了嘴里的血块,外面的气从婴儿的鼻子进去了,婴儿“哇”的一声,呼出了生命的报气,鼻子吸进了气,就是“长养气”呼吸开始。这个长养气进来、出去,进来、出去,没有停止;一直到最后一口气进来不出去了,或者一口气出去不再进来了,呼吸一停止,人就死亡了。所以我们讲这个气,风、喘、气、息,是存在于现有生命活着的这个阶段。
从婴儿脐带一剪断开始,这个长养气随时随地在用了,叫呼吸。吸进氧气,到身体内变二氧化碳,身体不需要二氧化碳,必须要排出来,所以要呼出去,一呼一吸,永远在那里这样呼吸。
现在你打坐修道,呼吸即使到最细,完全止息了,仍然是在长养气中搞,还没有认得胎儿时那个生命本身的元气。
所以要先了解风、喘、气、息,乃至不呼不吸,完全到止息,几乎恢复到胎儿时的那个情况,你才认识到真正生命需要的那个原来的元气。
要认识了生命里那个本元之气,才开始叫做真正修禅定、做工夫,才能控制这个生命,才能转变生命。
这样就产生了印度的瑜珈,被密宗吸收了,变成密宗这些法门,变成修禅定的一些方法。瑜珈、密宗、禅定,这些都吸收了这个元气的道理,才讲气脉问题,就是气跟脉的关系。脉是身体上生理的变化。
这几年你们打坐,都很有进步,很有修养。但仍在长养气中后天的一呼一吸上面做工夫。虽然已经有一点效果了,还不是究竟。气必须达到止息以后,身体由病痛、障碍,才能恢复到绝对的健康。等于恢复到婴儿刚出娘胎时那样柔软,那样健康了,这时开始修禅定,才能进一步认识生命。
在认识生命以后,才进入到后面还有的那个能量,那个能量姑且叫气,在佛学里叫做“种子气”,相似于现在量子物理学所讲的那个最后最后的东西,要到这一步很难了。
今天先告诉你们这一步,要重新有一个认识,希望你多用一点功,把你的身体精神快一点变化好。
圣吉:谢谢老师!
南师:佛说,人全身的气脉大概有十万八千条。比如一块牛排,一条一条肌束纤维,就是一条脉。所以,人的身上究竟有多少条脉,你就有个概念了。
种子气的气是空的,通量子物理学。种子气是心物一元的,是念力,也是心力。
圣吉:我觉得胎儿的成长,就像花的种子成长变化,宇宙的道理也一样。
南师:对。
圣吉:唯物论不能解释没有出生以前的东西,只能说明已生,或已死亡的东西。
南师:对。
圣吉:明年就又老一岁,所以我要用功。
南师:中国有两句诗:“年年岁岁花相似,岁岁年年人不同。”今年的李某不是去年的李某,明年的李某不是今年的李某。这是客气地讲;不客气地讲,今年人还见面,明年那个人走了,换了新的人了。
第二讲
内容提要:
时间用在哪里最好
圣吉谈工作与修行
如何达到止息
圣吉:昨天老师提醒我老化了,而我自己原来却没有感觉到,心中着急。我已经认识到修行是生命的中心,请老师指点我。
南师:你有修行的发心,把修行当第一,好!很多人都认为修行是第一,但因为生活没安排好,把修行摆到第五、第六位了。名望、事业、金钱、利害,乃至家庭、夫妻,这些都排在前面,反而把修行放到后面,普通人都如此。
我当年,年轻正飞黄腾达之时,为修行而摆下一切,这个是很难的。所以,学道如牛毛,但真的走这条路的很少。真走这条路,要调整生活。你到中国这样跑太辛苦了,我心疼你。这些活动演讲,虽很重要,但是,时间安排得太紧,太疲劳,对身体是有妨碍的。正如古人的话,这是细细消磨渐渐衰。
我的一生,从二十几岁起,在声望最好时,为修道都放掉了。几十年来,很多升官发财机会,一概不理。现在为了年轻人的修持,才有这个环境,这里十五楼如此,在庙港的建设也如此。不然,我个人一概不要这些,这个可作为你调整个人生活的参考。
外面找我的人非常多,一概不理。我的书,那么一大堆,大多是同学们的听课记录。为了这个修行,我没有时间动笔写书。若放开的话,很多人来找,就没有时间修行了。真修行只管自己,你有缘找上我,其他外国人想找我的也很多,都拒绝了。下面给你讲一个生活安排的方法。
你著的书,在中国名气越来越大。名气大,要写的赶快静下来写,不然,今后很难坐下来写书了。以你的管理学,可配合认知科学,写薄薄的也可以,新的书出来了,你的名气和影响更大。比如说,美国的亨廷顿,他对于世界趋势的论断,是有问题的。美国不了解东方,东方包括中国与印度,他也不了解少数民族。你把这个写写,介绍介绍东方文化,也是对美国的贡献,使美国领导人头脑清楚一点,如此对世界也有贡献。中文的书,可找人合作翻译,彭嘉恒也可帮忙找这样的人,把东方文化介绍给美国。修行,可来这里个把星期,再回去,这样做可减轻劳累。这个供你参考。
圣吉:感激老师。我这辈子钱也够用了,请问,时间用在何处最好?
南师:修行。
圣吉:我的工作有三个内容:团体共事、写书、巡回演讲。我感到做这些事,也是为贡献世界。比如我到中东,与石油大老板谈世界形势,谈人类未来,谈如何改进他们自己,我认为这也是修行。但是,如此一来,用于工作的时间多,用于打坐修行的时间少,就没有时间打好个人修行的基础。
打坐修行方面,早上打坐四十五到六十分钟,晚上三十分钟,作白骨观,也观舍利子,也用观音法门,也用观心法门。打坐时,呼吸能很快轻下来。以前身体有痛,现在不大痛了。下座,大都是自己要下来,而不是为身体所逼,身体较轻灵了。特别是白骨观,有些心得。数次作白骨观,把头拿了下来,风可以吹过骨架,有一次把骨架吹成灰尘,这个境界持续了四分钟。以前每日四次大便,现在每日三次,体重减了三四公斤。
南师:这个就是昨天讲的,身体四大与风的关系。修白骨观,配合安般,最后白骨化空,你的经验是对的。不过,你白骨化空只到达一次。无论是修白骨观,或是安般法门,达到止息以后,身体的变化次序是:一、没有痛苦;二、舒服;三、身体没有了;四、自身发光明。空明之中,越定久越好。把修行放到第一,慢慢做到这样,到达了,再谈第二步。
圣吉:回美国以后,我的时间安排拟作如下调整:上座能坐多久就坐多久;一天之中,尽量能达到打坐二到三个小时,旅行时间少一点;一年当中,要到中国在老师身边住几个星期修持;工作方面,保留与外界的碰面、交流,减少演讲。
南师:刚才你讲的,工夫与生活方式的安排,这个是对的。尤其在中国方面,在我没有死以前,你今后可以调整安排。假使我明天死了,后天死了,那是另外一回事了。我没有死以前,在上海,在庙港,你可以在这里集中时间学习。你在中国到任何一个地方讲课,讲完就到这里来。再出去讲,再回来;东南西北你都可以去讲,然后回来,等于在中国有个据点了。你讲课回来,到这里找个清静的地方进去修习,这样你就不辛苦了。此其一。
第二点,刚才工夫方面还没讲完,工夫方面不管安那般那,还是白骨观,达到止息后,进一步到达没有身体感受,把身体转化了。这个里头提到气脉,下一次来再详细讲。安那般那和白骨观最后一个目的,要认识到空,身体感受没有了,知觉仍然存在的。可是知觉很清净,没有妄想了,整个是空灵境界。所谓空灵不是思想观念,是身体没有障碍了,没有苦,只有乐,后来舒服也没有,最后化成空。这个空的境界,是有光明的,在这个里头定久了,身体就会起变化。这一步很重要,以后等你到这一步再谈了。
圣吉:谢谢老师!
第三讲
内容提要:
生命来源与十二因缘
佛法不是宗教是科学
最难懂的无明
四种死亡
三种无常
五种痴
大政治家不搞宗教信仰
(近两个多月以来,南师为出家人讲《达摩多罗禅经》。今天先由古道师读他的心得报告,是他对《修行观十二因缘分第十七》一段经文的体会。)
南师:刚才古道讲自己读这一段经的心得,讲得很好,可以做法师,但不彻底。这里有几个要点。我们搞的是修证法门,不是讲理论,不是讲佛学,也不是在课堂上对大众讲的。你这番理论都很对,但实际修证还要进一步深入。
上面讲十二因缘,到这一段,为什么再提出白骨观、不净观的重点?你们要注意这个原因。
白骨观、不净观,书上叫你一步一步、一点一点地观。《禅秘要法》里有三十多种观法,这是对钝根的修行来讲的。利根的修行,所谓观,就不做一步步的观想了,一个观念就明白了(参考《禅观正脉研究》)。
佛讲的白骨观、不净观,是两三千年前讲的。那个时候,人类关于身体解剖的医学,中国有,印度也有,埃及、希腊是否有还不知道,现在我手边资料不够。释迦牟尼佛把人的生理解剖分析得很清楚,你不能以现在的医学、生理学角度,说他讲的不符合现在医学、生理学,要倒回去两千多年前,来看待他关于生理的分析,他分析得非常科学的。
佛当时以这样一个科学的方法,教弟子们观察这个身体。利根者,一观察,就知道原来人的身体、生命就是这样一个组合体。对于这个身体,不足以有任何留恋,所以马上就可以放下,当下就解脱了身见、我见。
当时佛的许多弟子们中,有人仍然不懂,所以佛叫他们亲自到尸陀林,就是中国古代叫的乱葬岗,到死尸堆里去观察,去研究。不净观、白骨观是这样来的。
在讲十二因缘这一段里,又提出来白骨观、不净观,就是叫你用不净观、白骨观配合十二因缘,不是只做观想了,是通过白骨观和不净观,来追求生死的来源,了解生命的根源是与十二因缘有关的。
修白骨观,使你进入一个定境观察,了解现有生命的现象。白骨的构成,是由精虫和卵子结合,加上中有身,三缘和合,入了胎,成为我们的身体,才有这个生命现象。由十二因缘追溯没有入胎以前,这个中阴意识,是一念无明而起;这样再追究到一念无明。
无明代表了黑暗,代表无知,代表不可知、不能知,代表现在无法了解,始终搞不清楚的。换句话说,就是一塌糊涂,莫名其妙。一切宗教追究的也是最初这一念无明是怎么起来的。西方哲学叫第一因,生死的第一因及世界生起的第一因是什么?佛几千年前就告诉你这个第一因是无明。所谓佛者,就是觉悟了,觉悟的圣贤都知道,无明是第一因的开始,佛已知道了,但是没办法用言语给你讲清楚,只好把第一因叫无明。无明是生死的根本,也就是宇宙缘起的根本。这个物理世界,是先有“鸡”还是先有“蛋”?先有男的,还是先有女的?也就是说,这个物理世界地水火风,哪个先开始的。等于我们物理追求最初的宇宙开始,研究到以太、夸克、量子,都是不断在追这个第一因。到现在为止,自然科学还没有追到,还在努力。
第二,这个第一因里又有四个因:辗转因、邻近因、周普因、不共因。不共因是单独的,比如同样是死,每个人的死法不同,这就是不共因。在大乘唯识学里,讲到了十个因。其实四个因也好,十个因也好,都是逻辑上建立的,是在你没有见道以前,用逻辑分析给你听的。如果你了解了一念无明就是因,就行了。
所以叫你因中观果。比如世界上人问,宇宙万物谁造的?假使我们引用一般宗教的说法,管它是上帝造的也好,鼻涕造的也好,狗屎造的也好,这个是第一因。第一因从哪里来?宗教家说不能问,认为这个主宰就是第一因。这是宗教。
佛法不是宗教,佛法是个科学。那个主宰的上帝的妈妈又是谁?妈妈的妈妈又是谁?宗教不能追问;可是佛法要追问。所以讲到无明,他这里讲要因中观果,果中求因。这是个逻辑的追问,也是科学的求证。所以下一段告诉你:“修行观果,果从生因,生从有因”,第一念从无明来。无明如何来?是过去生业力集来的,也就是唯识讲的,种子生现行,从过去的种子来,从“有”来。一切“有”从哪里来?“有从取因”,从众生心里的“取”来,是自己造成构成的。为什么人有个思想要占有?什么都属于我的,同我都有关系,都抓来,生因、有因、取因,都从“行因”来,动念来的。“行”者动也,“行”从哪里来?从“无明”来。所以行是果,也是因,因果同时。
比如讲《易经》,有人学了《易经》,要算命卜卦,我说不要算了,还算个什么。孔子在《易经》里告诉我们一句话,“动辄得咎”,一动就有毛病。孔子告诉你,研究《易经》关于人与事只有四个字:“吉、凶、悔、吝”。吉、凶就是好的、坏的。悔、吝是半好半坏,也属于好坏之列。所以有人做生意,说老师给我算一卦。我说算个什么卦!反正做生意不赚就赔,你说可能不赚也不赔,可是你的时间被拖进去了,已经赊本了嘛。所以说是动辄得咎;行因来的,一念动就来了。从因推果,十二因缘的每一个内涵,都要仔细观察。
普通人,不要追求无明的因,因为智慧不够,如萤火之光,越搞越糊涂,不仅不能追求到无明的因,反而容易产生断见或常见。庄子说:“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无涯,以有涯随无涯,殆已。”这是同样的道理。所以佛说,轮回以无明为本。换句话说,无明最难懂,其余十一支易懂。普通人,都是无明在做主。
“一切有支轮,无明最自在,自在力所转”,十二因缘里,无明最难懂,它独立为主的,做了你的主。比如说,明日早晨起来,第一个思想是什么,你知道吗?不知道,这就是无明。无明一来,你就跟着转了。伊斯兰教里有一个故事,是套用佛经的故事。伊斯兰教的阿訇,佛教叫法师。一个阿訇在山里修道,碰到国王打猎。有鹿带箭逃走了,躲到了阿訇背后,阿訇穿大袍子,把鹿藏在袍子下面。国王追到这里,问阿訇有没有看到带箭的鹿?阿訇不理。国王发怒了说,再不讲就杀了你。阿訇开口了:你为何如此威风?国王说:我是你的国王。阿訇说:你是我奴隶的奴隶,欲望指挥了你,而我没有欲望,欲望成了我的奴隶,所以你是我奴隶的奴隶。国王听了就笑了:没有错,没有错。
“无明最自在,自在力所转故”,就是无明做了你的主,无明自在了,你不自在,你做不了他的主,我们成为一念无明的奴隶。无明的原因你找不到,无缘无故来的,它是无作之作来的。比如,你好好坐着,忽然来了一个念头,你就跟着乱跑,你找不到原因。你真懂了无明,就会真的明白十二因缘了。
所以我说古道这篇报告很好,但是没有深入。这就是带领你们读书,读书要另具一只慧眼。为什么修白骨观、不净观,还要研究十二因缘?是了生死用的。由果报上了解原因,这样才会了解生死的因果怎样来的。
现在一般学佛修道的人都犯了个错误,对阿罗汉,对佛,对得道人,怎么怎么……拿一点佛学知识就来论断别人了,这个人不行,那个人也不行,自己什么都不是,忘记了自己算老几啊!都在倒果为因了。
第三,修不净观、白骨观,是为了了生死,由果了因。
有问:老师,这是不是说,我们根本看不到无明,因为没有这个智慧,所以根本是白谈。如果知道无明,已经大彻大悟了。所以从不净观、白骨观好好修,由此逐步明白。
南师:对。(古道师继续报告读经心得)十二因缘,刚才主要研究“生”支到“有”支,现在研究“老死”这部分。
死亡有四种:渐渐死、顿死、行尽死、刹那死。渐渐死是整体来讲,这个身体慢慢老化,以至于死。庄子讲,方生方死,方死方生。当你生出第一天,已经开始死亡,第二天已经不是第一天的你了,二十岁的你不是十九岁的你了。所以庄子讲,“不亡以待尽”,一边活着,一边等死,这是他的生死观念。“顿死”是突然死了,比如心脏病发了,或脑溢血,这个人立即死掉。你们相信医生关于死亡原因的论断吗?人死了,医生检查这个身体的机能停的部位,如停在心脏,就说心脏病致死,从结果来论断病因是靠不住的,可是现在人相信。至于为什么会发生心脏病或脑溢血的前因,医生搞不清楚。
“行尽死”,行因在这里就是寿命,寿命是动力,行者动也,动力完了,寿命也就完了,就像电源用完了,就停电一样。“刹那死”,刹那是很快,一弹指六十个刹那。刹那之间,我们身内的细胞、思想的念头,都在死亡。死亡这个现象,代表了生命的无常。什么是无常?是讲一切都在变化,无常是讲原则,变化是讲现象。佛家说无常,中国《易经》叫变易,变化。
无常有三种:刹那无常、分段无常、种类无常。“刹那无常”是随时在变。如这个盘中的西瓜,看起来没有改变,其实中间在变。“分段无常”,比如上午、中午、下午,夜里、白天,十岁、二十岁、三十岁,一段一段都不同。“种类无常”,各种变化不同,比如泡个茶、抽支烟,飘出来的也不是水,也不是火,像雾像烟一样,不同类的变化。又比如恐龙消失了,恐龙这一类动物灭绝了,种类不同也都在变化。如果认为今天的成就是大成就,那也是错误的,因为这个成就也会变去的,这就是无常的道理。
了解了死魔、烦恼魔,所以要跳出死魔、烦恼魔,跳出无常,就不怕生死了。最大的魔就是死亡,死魔还不可怕,最可怕的是自己的无明。烦恼是无明来的,烦恼是果,无明是因。所以要明心见性,打破无明。无明破了以后,大智慧出现了,光明自在了。无明破了,明相现前,等于电灯开关一打开,一切黑暗没有了。得道以后,智慧的光明呈现,昼夜长明,永远清明,乃至跳出了生死,没有无明乃至老死了,成就一切妙净相,所以叫净土。
打破了无明,到了这个真明了以后,身心立刻转变了,身体变成婴儿一样柔软光泽,身体每一个细胞都起变化了。所以密宗讲“虹光之身”,变成光明身体,犹如明镜一样。这个时候,一念清净,身体变了,你定中对整个身体内外,五脏六腑等等,都看得清清楚楚。这样修持的成就,叫做“于界得度”,跳出三界外,不在五行中了;也就是跳出这个界限,没有限制了。
人类智慧有五种痴:界、入、阴、卑贱、垢污。“界”是地、水、火、风、空、识六界,都有限度,物理世界、精神世界都有个界限,逻辑观念也有界限,你跳不出这个界限。“入”,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六入,是外界的影响刺激进来。“阴”,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等五阴,像黑暗一样把我们的智慧盖住了,使我们不得明净智慧,对身心的细微变化运行看不清楚。“卑贱”,自己无能,不高贵。“垢污”是很脏。
这五种痴怎么来的?因为没有智慧。所以修行,或者是观六界得度,或观三界跳出;或者观五阴、观六入,修白骨观、不净观,或者修安那般那。观是能增功德,通过各种观法得度。或者有些统统不修,观第一义,当下就是,像禅宗一样,就明白了。这些都是对治五种痴的法门。
这是讲十二因缘,这样搞清楚了吧?明天再看你的报告。今天因为你进步了,所以给你讲清楚一点。你们只要肯努力,就有进步。好了,你们讨论讨论。
有问:有人烦恼受不了,就跳楼,以为一了百了。
南师:因烦恼而跳楼,以为死了就没有了,是断见。庄子说的故事,晋国有一个女子,被皇帝看中了,哭啊!担心进宫回不了家。结果进宫做了妃子以后,享受那么好,着实后悔当初那一哭。怕死也是一样,自杀也是这个道理。
Zhang:老师,得定需要加行条件,我们这些忙于世事的人,好像现在条件还没有具备。
南师:不是打坐就叫定,得定没有条件,是唯心(心物一元之心)的。而且定有很多种,不要认为打坐就是定,当然依方法修行是有帮助的。
Zhang:在世间做大功德的人,是否也可以不打坐而进入定境?
南师:很难,也可以说不可能;那只是功德的成果,不算是定境。
僧问:达摩对梁武帝做功德的评价,说他没有功德。
南师:有功德!那只是人天之果,有漏之因,并非究竟,大功德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达摩祖师是引导他向大乘路上走,那是个方法。换句话说,你身为帝王,要求就求大乘成佛之果啊!你做的这些都对,但只是人天小果,有漏之因,并非究竟。梁武帝问,功德究竟是什么啊?达摩没有讲。梁武帝又问,那什么是圣人啊?答复是“廓然无圣”,连圣人都没有啊!梁武帝又问,那你不是圣人吗?达摩说不是的。那究竟最高境界是什么?达摩不给他讲。
换句话说,你梁武帝,把天下治理好,天下太平,不就是大功德吗?你搞这个,又吃素,又讲经,还三次出家跑到庙子里,叫大臣们花钱赎出,借机给庙里布施,你不把国家治理好,这是搞什么呢?不把国家亡掉那才怪了。达摩讲他是人天小果,已经很客气了。
有问:梁武帝是不是想以皇帝之尊,在国家提倡佛法呢?
南师:其实梁武帝也没有这个思想,他有这个思想又不同了,也不一定说一定会好。这是他晚年糊涂了,搞的是狭义的宗教信仰。一个大政治家,绝不搞狭义的宗教信仰。
《达摩多罗禅经》的译者是印度人,到中国来,先学中文,再把这个经翻译过来,所以我们很感激他。他死在中国,葬在庐山。
圣吉:当时的印度大师为何到中国传法?
南师:他们看到印度已经不行了,唯有震旦有大乘气象。中国当时叫震旦。
圣吉:应该在美国,乃至全世界,推广宣扬中国文化。
南师:对许多印度的瑜珈大师,我劝他们学中文,学好了中文,搬回自己的文化和历史。在中国宋朝初年时代,伊斯兰教进入印度,印度文化就统统断了。西方研究印度的学者,都不承认中国这一套。南传佛法,东南亚一带,是边缘的一套佛法。玄奘法师留学印度,最后一次把印度精华的文化带回来。约一百年后,印度这些文化全没有了。现在中国自己的文化也断层了,有问题。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,秦以后,到汉武帝才开始重建文化,已过了八十多年。
圣吉:印度人的故事,我的朋友亲身经历的,她是印度教的高级教师。她说,曾有人问她,你为何相信上帝?她说自己当时的感觉是很恐惧。
南师:如果我是这个女的,我就回答说,我相信上帝,就像你相信佛。信念对任何一个人,任何一个生命,都很重要。就像无明这个第一因一样,没有信念,人活不下去。吃东西时,也是认为吃下去会舒服,最后是肚子痛。
第四讲
内容提要:
说止息
鱼不认水人不认气
修行人的呼吸
出气最重要
大势至无法挡
南北分歧
如何观想
圣吉:一九九七年跟老师听课以来,工作一直很忙,没有真的修行用功,大概九个月前开始好一点。一直希望能够达到止息,可是没有办法,呼吸只是可以做到比较细微一点。请问老师,有什么方法达到止息的境界?
南师:所谓安那般那的修法,是利用呼吸开始修。前天第一次给你讲,从婴儿出生脐带一剪断,开始后天呼吸。后天生命的存在是这个风大呼吸支持的,这个呼吸不是究竟的啊!在我们生命活着这个阶段,这个叫做长养息。所以,现在利用这个去修,第一要认清楚,问题还是在于念头,思想一动,呼吸就跟着来;念头绝对清净了,才达到止息。你只在呼吸上求止,又加了一个念头了,更不能达到止息了。所谓止息,关键是止心,不是呼吸的问题。
圣吉:一直也想多用时间来修行,比如一次修一周、两周。在美国也有很多中心,有不同的方法,也打坐修行。但是我一九九七年跟老师学习了以后,就不想跟这些中心学了。现在想找时间,在家里或另外找个地方,来认真修行。
南师:世界上修持的方法很多很多,差不多讲修持这方面,最多的方法在印度。两千多年前,秦始皇时代,印度已与中国沟通很多了。有一点先要认识:不管呼吸也好,观想也好,做各种工夫也好,道家也好,密宗也好,很多种方法,都是意念去做的;也就是思想这个心去做的。
安那般那修法归纳到最初,就是用生理上的呼吸,配合这个心来修持。你说想专修,刚才你这一点好像没有听清楚。修安那般那,能够知道呼吸的也是心,能够用这个方法把呼吸自然停止了,到达某种境界,也是唯心(心物一元之心)的作用。所以要认识心,不要光在呼吸上求止息,这个观念先要搞清楚。这是第一点。
第二点,告诉你,呼吸这个问题,就是气了。我们很明显感到的是鼻子气的往来,其实不只是鼻子气往来。笼统讲,全身十万八千毛孔到处都在呼吸,可是一般人没有认识到呼吸,等于鱼在水里认不到水。鱼也在呼吸,那个水吸进来喷出去,鱼在水里面认不得水。人在空气里头呼吸,认不得空气、呼吸。比如你看大家都在忙,我们讲话动作都靠这个东西,可是看不见。没有高度智慧的人,看不见呼吸,只是听人家讲,理念觉得有个呼吸作用。有高度智慧的人,就会看清楚了呼吸。
我们普通人到什么时候才知道呼吸呢?在枕头上,想睡还没有睡着,听到自己呼吸了。在这个时候,越听到自己呼吸,越睡不着了,失眠的人听呼吸最清楚,平常听不清楚,毛孔的呼吸就更不用讲了。这是第二点。
第三点,如何止息?有很明显的例子,看东西,很注意时,呼吸很轻微了,会停止,因为注意力集中了。还有,很害怕时,或者碰到很高兴的事时,那一刹那,呼吸会停止。为什么停止?因为你思想专一了,这是止息的道理。
结论:一个人的精神思想专注某一点,呼吸自然和思想结合在一起,这叫专一精神。一个科学家思考某个问题时,或者一个文学家写一篇文章时,在集中思考的时候,呼吸差不多都停止了。
懂了这个原理,那你修行时,把思想念头完全放空灵了,听其自然,而知道自己呼吸往来,这个就是修安那般那了。然后思想完全没有杂念,完全空灵了,这个呼吸慢慢充满,它自己自然停止了,这个叫做止息。
呼吸的道理很深,刚才讲的是粗的一面。你们有工作的人,一天在外面随时紧张,那个紧张的情绪,就是思维最深的这一念。随时紧张使身体内部细胞的呼吸都会停止,会形成病。我举一个例子给你听,这个例子很有趣,很实在。一个跟我学的年轻人,有先生,她也做工夫。她不想生孩子,先生怕她出家,想办法使她怀孕了,她很不愿意。怀孕后,她还在做工夫。到生产的时候,她不高兴,就做起工夫来,把念头专一了。念头专一呼吸就停止了,结果胎儿不动了,生不下来。医生觉得很奇怪,胎儿活的,怎么不动了。她自己知道了,笑一笑,把念头放开了,胎儿就生了下来。所以你们工作那么紧张,随时会使人生病、衰老,会破坏生命。一般人随时紧张,也常常呼吸停止,这是走到破坏生命这一面去了。
要想修道,就把念头空灵了,很自然地听呼吸,随时知道自己在呼吸。而且不加助力,不紧张,然后呼吸慢慢停止,与念头配合了,这个叫修道,叫做工夫了。
如果是这样做工夫修道,当然要专一来修。所谓专一,就是一切万缘放下,像出家人一样,专门在修。不过在家人很难做到;但是也必须有一个阶段专修,再来入世做事。如果像你们普通在社会上做事,又想搞这个,必须经常要找短时间,一天、两天、三天,或者七天,随时在实验,慢慢短期的实验累积起来,这是初步的。平时各种欲念也要减少,否则很难思想空灵。
你了解了这些,想做呼吸想修定,注意哦!不要把观念困在呼吸上;如要注意呼吸,就注意出气(安那),而不要注意入气(般那)。一般练气功的人,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,就是把吸气当作一个东西抓进来,想保留住。其实刚好相反,想修道,或者想对身心有帮助也好,那是要注意出气的,越放掉,越休息;这是最好的修行。所以呼吸法是达到休息定,完全放下配合的方法。例如人最痛苦烦恼时,或者很累时,唉……一声,这就很舒服,因为把呼吸放掉了。你看劳动的牛马,最疲惫时,唉,一声呼气,还是放掉,最舒服。所以呼吸法门要注意出气,放掉那一念,把心念同出气一起统统放掉,才最好,要体会这方面。不要以为把呼吸闭住了,停止了才对,那是完全错误的,会生病的,会变成精神的病,或者身体的病,那不行的,这些深入探讨起来就很多了。
你问一个问题,我给了你这么多答复(众笑)。你学过成本会计没有?你只出了一块钱,我给你很多很多(众笑)。对了,人要笑,一笑呼吸就出来了,很开心,整个松了。你们平常都很紧张,你看印度塑的那个佛像都笑的,很轻松。一般人都很紧张,我说那是讨债的面孔,一笑就放松了,就好了。
中国人有一句很好的修道经验的话:“神仙无别法,只生欢喜不生愁。”修道想成神仙,没有另外一个法子,只要一切烦恼痛苦都丢掉放开,永远高兴,这样才会修成神仙。会不会成为神仙不管,至少可以冒充神仙,活得很快活(众笑)。对啊!这一笑就好了。
圣吉:现在的布什政府,布什总统还可以容忍,副总统切尼就没办法容忍,总是讨债的面孔!不知道怎么可以让他放松?
南师:那只有一笑。这个就要仔细研究,西方文化由十七世纪以来,从法国到欧洲产生民主自由思想以后,演变到今日美国,这个是思想及文化演变的必然结果。一个事情到了最后的时候,紧到极点时,才会解脱开。你不要紧张,这个没有办法,你讨厌也没有办法,它是个必然的趋势,这就是大势至菩萨的道理。
阿弥陀佛身边站着两位大菩萨:观世音菩萨,大势至菩萨。大势至代表一个很大的势力、趋势,势头来的时候,好像瀑布一样,你挡不住的。怎么办?观世音,观自在,站在旁边观察、观照,自己不跟着它跑,这也是修行的道理。等那个大势过了,新的局面会出现。
中国文化几千年,必定会产生共产主义、社会主义,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。中国的现状也并不是结论哦!你们美国的,现在中国的,都是整个历史中一段一段的过程。像公共汽车开动,一站一站,都只是一站,慢慢变化吧。道家的道理,就是你看清楚未来的变化趋势,就先在下一站等,现在是拉不回来的,不能急。
告诉你一个重大的问题,你们现在做的工作,这是现在的东西方文化特点,都在讲经济发展。我都在笑。这个里头,从十六世纪以后,东西方文化有两个重大不同。中国文化思想认为,解决贫富差距,安定社会,要用好的文化政治来解决经济问题。西方文化,从亚当·斯密的《国富论》,一直到马克思的《资本论》,到凯恩斯的消费刺激生产,都是认为要用经济来解决政治、文化问题。这两个不是矛盾哦,是两个方法。
现在东西方文化的结合,造成今天全世界的人类(不止中国人),只向钱看。而且都在凯恩斯的思想之下,消费刺激生产。要消费刺激生产,你的管理学也有得讲了,就是说你的管理学很重要,也都在这个阶段。如果要消费刺激生产,最好是天天打仗,打仗是最大的消费。
所以现在人类看不清,没有一个新的思想能综合了这一切,领导这个世界。照这样发展下去,是很严重的。
美国文化,布什、切尼他们这么搞,他们背后就是这些问题。我二十年前在美国的时候,哈佛大学一位社会学教授来问我,我也讲过这个问题。所以人类现在是在迷糊之中。我常对人讲,现在全世界的人类文明思想是四个东西在转,所谓达尔文的进化论、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、马克思的资本论、凯恩斯的消费刺激生产。除此之外,产生不出来一个新的思想。
当全世界都沉醉在这个里头的时候,清醒的人没有办法讲话。所以我也不讲,他们问我一概不讲,没有办法,形势就像那个水流一样,挽不回。又如龙卷风来的时候,你拿个手来挡,那开玩笑,连自己的骨灰都被吹走了。要等龙卷风过了以后,慢慢来,只好如此。
所以你不要讨厌布什、切尼,他们是傀儡,背后是军火资本家。这个资本家的后面,还有东西扰乱这个世界。你慢慢去找,只能讲到这里,将来再说啦!
圣吉同事:美国沿海与内地人的观点不同,分歧越来越大,这次美国大选反映出来了。
南师:你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?
圣吉同事:我是美国西北人。
南师:布什等,这几任总统都是南方人,美国的文化在东北部,北方人很不愿意,所以美国现在还没有脱离南北战争的阶段。中国也一样,还是南北之争。我研究人类历史,到欧洲一看,法国、德国都一样,南部北部都有思想的争论。我在美国时,还看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,距现在大概二十年了。有一次元旦,我们在白宫前面,看到得州的州旗在前面,美国国旗在第二位,笑死了。最后白宫派人来交涉半天,才换过来。布什这些人是南方人,牛仔思想,没有办法的。
二十年前,我到美国,开始三个月内,天天看房子,由六万块钱一栋到三百万一栋,看了多少房子。结果卡特政府时代的财政部长来看我,到我这里吃饭。我在美国一样,都是大家来我这里吃饭。我怕到别人那里吃饭,大家太客气,搞了几个钟头,喝咖啡,谈话,吃饭。这位昔日的财长问我对美国的观感,我说对不起,我才来三个月,只在看房子,没有看法。他说你不要客气,我们都知道你的,你讲嘛。
我说,告诉你三个要点:美国是最富有的国家,最贫穷的社会,也是世界上负债最大的国家。最富有的国家是表面的,我看的每座房子统统在分期付款,全美国真正富有的只有几十个人。你美国欠人家的钱,人家不敢要,因为你有原子弹。他听了哈哈大笑说,你看的完全对。到现在二十年了,美国还没有脱离这个范围。
所以你不要怪布什、切尼,他们站在美国的立场,不消费怎么刺激生产呢?消费最大的就是挑起战争,莫名其妙!然后美国人都叫好。
你们美国高中毕业的学生,连报纸都看不通的,这个文化低落到这个程度,然后用的人才都是外国来的。这个政策很好,人家培养的人才,印度的,中国的,全世界的,到你们美国付低的价钱用上来,你们是这样一个国家。所以彼得·圣吉你还生个什么气?哈哈!
圣吉:我要等下一站巴士。
南师:我等这个巴士等了八十七年啊,但是我还不肯上车。原来国民党、共产党,两党都是朋友,两党都想杀我,国民党怕我是共产党,共产党怕我是国民党,我都躲开。到现在这个公共汽车也没有开稳啊,而且不像车子。美国现在干什么?在飙车啊,拼命飙车。好了,不要谈了,谈了这些,饭都吃不下去了。
圣吉同事:一年前,我在美国闭关一月,每天打坐四次,每次两小时。其他时间读经、经行、念咒、观想,想念咒一百万遍,当时很紧张。听了老师的话,心想自己的注意力是否用得太厉害了?
南师:注意力太厉害了,观想就起不来;放松了,观想就起来了。而且第一步观想,不要观实际的,你就先观白度母也好,大日如来也好,先观那个画图的影像,留个印象,初步这样就可以了。你观得起来吗?
圣吉同事:观不起来。
南师:这样不对,你太用心了。你是哪里人?
圣吉同事:美国加利福尼亚州。
南师:我现在一提,你对家乡有没有印象啊?
圣吉同事:有。
南师:对了,这就是观想。所以你看了佛像那个图案,这个印象你一留心就观想起来了,越放松,越容易。你想把佛像观成人一样站在你前面,你太用心了,不行的。心越放开,他越清晰。你们一听观想,就拼命在那里用心,那不对了。你心里有你女朋友吧?你不想,也有那个影像,这就是观想。六世达赖有首情诗:“若把此心移学道,即身成佛又何难。”他观想佛菩萨如你们观想情人一样,那个影像随时留在心里,就是这个道理,这是他的经验。你轻松些了吧?
圣吉同事:是的。
第五讲
内容提要:
中国人的宗教观
西游记的含义
原罪和业力
南师:你们讲到寿命问题,我给你们讲讲中国民间的观念。民间观念认为,人的寿命是北极星和阎王那里管理的。做了一件坏事就扣一分,扣到勉勉强强只活个几十岁。如果太坏了,他那个电脑簿就送到北极星了,北极星就通知,这个人该死了。当然北极星也不马上通知,他转到地狱跟阎王两个对一对看。阎王那里有个司法部长,叫判官。他把资料一核对,嗯,这个人该死了。不过检察长说,不对,这个人还做了几件好事。判官说,那再给他两年吧。这是中国讲善恶生死的观念。
像那些出家修行的,阎王那里有另外一个电脑簿管着;他修行得不好,念经念错了一个字都记录下来的。如果成道了,阎王、上帝都管不着了;如果没有成道,还是经过阎王那里。不过释迦牟尼佛已经派了一个代表,在地狱那里等他们的,叫地藏王菩萨。
你们西方人晓得一句话:“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”,那也就是地藏王菩萨的愿力。像他们没有成道,到阎王那里,阎王一看,不好意思,送到地藏王菩萨那里。地藏王菩萨那里有一个动物,叫做独角兽。这个动物像狗一样,头上有个角,会刺人。你来了,不诚实回答问话,那个独角兽就跳过来刺你,你说老实话,它不动。中国唱戏的时候,法官戴的帽子上就有这个兽,对它很恭敬的。所以他们出家修行的,哪里偷懒了,都要在哪里补过来。
你要是写一本英文的《中国人的宗教观》,我就给你讲清楚,那很有趣的。所以西方人不懂中国,美国人也不懂伊斯兰教,中东除了伊斯兰教外,还有些民间信仰,和伊斯兰教讲法完全不同。
所以中国所承认的上帝,是有差别的。佛教讲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,我刚才讲的是欲界里的一点事,高一层的组织又是另一个上帝了。印度瑜珈信的上帝是大梵天,是一神教的。但在佛学里,大梵天还是色界里的下层,最高层的色界上帝叫大自在天。
中国的宗教思想同印度的一样,上帝做得不好,一样会堕落下来,不是永恒做上帝。另外一个有道德的、好的就上去当上帝了,是绝对民主的,这是东方宗教的道德观。现在介绍东西方文化的学者,没有研究这个的,很笨。实际这种思想,真正讲到了民主。民主与帝王独裁之间,背后有个原则的,什么原则?因果报应。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,你当上帝都逃不了这个原则。
照现在西方的天主教、基督教讲的上帝,那是绝对独裁的,好像他是制造因果给人家受的,他不受因果影响。这很有趣吧?
中国产生了一部《西游记》,里面有个孙悟空。孙悟空取经以前,已经把阎王那里猴子的生死簿勾掉了,阎王管不住他了。《西游记》有英文翻译的,你看过没有?
圣吉:没看过。
南师:孙悟空代表什么?代表意识思想。他上帝也不怕,阎王也不怕。他是东胜神洲一个海岛上石头里跳出来的,乱蹦乱跳。后来他去修道,他的师父是须菩提,佛的十大弟子之一,解空第一。须菩提很讨厌这个徒弟,因为他不守规矩,不过他很聪明。不守规矩的,一定聪明。所以我说,老实就是笨,聪明就是滑头;又聪明又老实的人,找不到的。
孙悟空很聪明,很调皮,很快学会了神通变化,但是没有得道。结果他玩弄神通,师父把他赶出去了,告诉他在外面不准说是他的徒弟,如果说是他的徒弟,就把孙悟空的神通收了。须菩提同我一样,不准任何人在外面说是我的学生。
孙悟空出来第一个就去找阎王,问阎王生死簿上有没有自己的名字。阎王说有,结果他拿来都勾掉了,把那个电脑用病毒搞坏了,了了生死了,阎王也拿他没有办法。
后来他跳到海底找龙王借兵器,龙王打开武器库,他都看不上,龙王只好陪他到海底最深的地方去看。他看到那个定海神针,又软又硬,可大可小。那个海底在哪里?在人的身体里。这个世界,七分是海洋,三分是陆地,也等于人的身体,七分是水,三分是骨肉。
结果孙悟空把定海神针拿来,放在耳朵里,就是这根金箍棒,可以上闹天宫,下闹地狱。这个东西每个男人都有,就是男人那个东西,可以大闹天宫;中医里有“耳通气海”的道理。
孙悟空就是思想意识,配合这条棒,打乱人间。要把孙悟空(意识)收服了,修道变成佛,就很难了。所以他的法名叫悟空,明白思想念头生灭无常,本来抓不住的,像水中捞月,所以他不再执著了。猪八戒代表欲望,贪吃贪色,能转过来就是修道的能量了,所以叫“悟能”。沙和尚挑行李,代表带着业障重担跟着走;他叫“悟净”,修行就是净化业障。白龙马代表气,驮着唐僧一路取经,唐僧代表本性,所以是师父,取经代表修行修道。
这部小说写的,就是东方文化印度和中国的宗教思想的系统,天人合一的东西。孙悟空保护了唐僧取经,路上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,然后成功了。每种磨难,代表了社会人生的一种现象。孙悟空对几个妖怪没有办法,有个妖怪住在无底洞,代表了人的食道、消化道、排泄系统,也代表了我们的欲望,永远填不满。
西方人翻译了《西游记》,只认为是中国的神话故事,不晓得蕴含了印度、中国天人合一的宗教理念,里面还藏有深刻的道理。
圣吉:西方宗教有原罪的说法。
南师:不该叫做原罪,给他们讲坏了,不是罪过,是生命的一股力量,在佛学这个叫做业力。譬如男女饮食,要吃东西,或者性冲动,这个原动力没有罪,不是好,也不是坏,是本能的活动。因为饮食、性冲动的关系,构成行为以后,妨碍了自己,妨碍了别人,就变成罪恶了。
圣吉:二十年前,有一些美国人在非洲中部乌干达等地工作,帮助当地发展。他们发现当地的黑人笑得非常灿烂,比南非人和欧美人都有很大不同。他们后来得出结论说,就是因为这些人没有见过约翰·凯伦,才笑得那么灿烂。约翰·凯伦是宣传原罪的人,当我们知道我们是因为原罪生出来的,就笑不出来了。
南师:对啊,对啊。